第11章 轻舟传道-《诸天执道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这听到陆凤秋如此详细的讲解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区别。
    许仙都有一种恍惚感,恍惚又回到了大雷音寺,仿佛自己眼前的讲道者又变成了如来。
    然而,雨还在下。
    许仙从梦幻中醒来,他看的清楚,眼前的讲道人,并非如来佛祖,而是天尊。
    许仙揖手道:“想不到师尊对佛法亦是如此精通。”
    陆凤秋笑了笑,道:“正是因为知晓百家之道,才能明白自己之道。”
    许仙闻言,若有所思。
    陆凤秋看了看许仙的状态,又看了看白素贞、小青、还有鹿小花的状态。
    白素贞虽然不如许仙那般痴迷,但也是专心听讲。
    小青和鹿小花便不同了。
    这二人耐不住性子。
    小青都忍不住在打哈欠。
    鹿小花更绝,直接靠在那船舱一旁,打起了盹儿。
    这便是典型的修法不修道,不过让她们听这种大觉悟的道理,也是为难她们了。
    这世上千人千性,教徒弟也要因材施教。
    陆凤秋倒是明白了,为何当初菩提祖师会收下孙猴子这个异类。
    排除其他缘由,想必传道授业的菩提祖师心里也想着将孙猴子教导成人吧。
    陆凤秋也没有敲打小青和鹿小花,而是继续说道:“出世也好,入世也罢,一个人生在世上,若只是一味的出世,一味的冷眼旁观,一味的看不惯,一味的高高在上,一味的不食人间烟火,而不想去做一点实际的,入世的事情,到头来也是“闲白了少年头”。”
    “在大部分人看来,儒家主张入世,佛家,道家主张出世,其实也不尽然。”
    “就拿道家庄子的思想来说吧,又何尝不是入世呢?”
    “唯有能否定,才有大肯定,只有丢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,才能集中精力于真正有价值的大事。”
    “他的心是冰冷的,因为他的心已是白热化了。“
    “为了深入这个世界,必须先走出这个世界,这就是道家的本色。”
    “很多修道之人常常在问道究竟是什么,什么才是自己的道。”
    “但很多人问了千百遍,亦不能明白自己的道心。”
    “所以,很多人纵使法术高强,也无法真正的入道,得道。”
    “那么,什么是道呢?”
    这时,陆凤秋又停了下来,看向白素贞和许仙。
    “汉文,你可明白,什么是自己道?”
    “素贞,你又可明白,自己的道在何方?”
    白素贞是彻底的迷惘了。
    她修行一千多年,只为证道归真,位列仙班。
    你可以将这看做是一种毕生的追求,理想,目标。
    就好像一个人从小立志,长大后想要成为一个集团的CEO,或者是想成为科学家,或者说是想成为一位又会说又会唱又会跳的RAP选手。
    然而,你为什么要去成为这样的一个人呢?
    白素贞在内心深处问着自己。
    或许是出于生命的本能,无论是人还是妖,都想长生不老。
    而能位列仙班,无异于便是能长生不老。
    可是,这和自己的道似乎又不沾半点关系。
    “什么才是自己的道呢?”
    白素贞是彻底迷糊了。
    一个人有老师和没老师的区别就在这里。
    若是让白素贞自己去修行,恐怕很久以后才会想到这样的问题。
    陆凤秋为什么要问白素贞这样的问题,因为在他看来,白素贞之所以差一步证道归真,便是因为她根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证道归真。
    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去孜孜不倦的去追求位列仙班。
    这就是不懂道心,不明道心。
    所以,她才会历劫。
    人间的修行者,为什么有的人能在短短数十年之内,便能得道,便是因为人家明白了什么是自己的道。
    道法,道法。
    不明道,只修法,终究是空中楼阁。
    纵使有千般法术,万般神通,也终究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莽夫。
    许仙亦和白素贞一般,不太能明白自己的道。
    或许,他只是在看到前世之后,想要搬走身上的那座山。
    或许,他只是想了结和白素贞的这段因果。
    许仙也很迷茫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