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夕阳之下,沈砚和李朔骑着马进入村子。 几个村童看到了马背上的渔获,连忙欢呼着围了上来。 “砚叔,今晚你家喝鱼汤不?鱼汤是啥滋味啊?” “拿去,让你娘炖一锅汤尝尝咸淡。” 沈砚笑着送出几条四尺长的小鱼,孩子们笑着争抢起来。 一旁扯闲天的几个汉子见到这一幕,连忙拽着自家孩子对沈砚道谢。 一边拱手,眼角余光却不住地往那满篓的渔获上瞟。 清脆的马蹄声在村路上响起,不多时便看到沈家老宅的轮廓。 暮色中,七尺高的青砖院墙极为显眼,墙头盖着防冻草席。 几个工匠正踩着木架,小心地将墙根处的斜撑拆下来。 “嚯!”李朔攥着缰绳忍不住惊叹,“看来院墙已经完工了,真气派啊。” 沈砚点了点头,“朔子,你将渔获和狼尸带回去,这可是狼王,让三江叔帮我把皮子收拾出来。” “好,砚哥儿放心。”李朔应了一声,驾着马往家里走去。 郑秉文此刻正在查验墙基,听到身后传来马蹄声,他下意识转头。 就见到一人骑马赶来,他连忙拍去衣角的灰浆,指着院墙笑道: “东家您瞧,咱这院墙用得都是上等青砖,石基稳固得很,准比员外家的院墙还结实。” 沈砚下马,伸手摸向冰凉的墙面,砖缝严实平整,砂浆还泛着潮气。 “郑师傅辛苦了。”沈砚语气中带着满意。 “不敢当。”郑秉文拱了拱手,“只是木枋再供不上料,进度怕是要耽搁了。” “不用担心。”沈砚一指马背上的狼尸,“狼患已除,若是快的话,明日午后木料就能送来。” 郑秉文脸上露出喜色,“好,好,这下总算是放心了。” 七名巡山卫正在营房附近的空地上操练,见到沈砚独自回来,他们互相对视一眼,但也并没有多问。 没过多久,暮色深沉。 领取了粟米和铜板的工人们兴高采烈地下了工。 七名巡山卫正坐在沈家院子里,围着一个缺了角的长木桌扒拉着饭菜。 忽见沈砚从堂屋内走出,向这边走来,七人连忙放下碗筷起身。 “大人!” “都坐。”沈砚随意摆了摆手,坐在一旁的树桩上,“今日这些工人,可有好苗子?” 坐在最边上的赵源连忙咽下嘴里的饭,“禀大人,还真有!有个叫栓子的,扛的青砖最多,干起重活气都不带喘的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