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别的单位做个新项目,只是画个图纸,搞个实验模型。 至于量产不量产的,根本不管。 具体一点来讲。 他们只管设计,也不管设计能不能跑通,一切以实验车型为准。 就比如一些零件,实验车必定是高标准严要求,用最好的。 但到了量产,就需要考虑产能。 如果运气不好,遇到了那些产能受限的零部件。 再好的设计概念,也无法量产。 以前这方面的问题,是谢建林负责统筹的。 拿到科研单位的图纸,他需要上下调研产业链,力求寻得一个质量和产量的平衡点。 可地府计划不一样。 他们在设计的时候,就考虑到了量产的事情。 大部分产业链都是通的。 唯一几个需要技术创新的地方,胜利防务大包大揽。 因此谢建林的工作很轻松。 “我不得不佩服您,魏修这货还真是个天才。” “他在做项目的时候,就有宏观规划。” “讲道理,让他执掌胜利防务,我都觉得有点屈才了。” 听到这话,林枭率先叠甲。 “你别捧我,也别捧魏修。” “这小子有优点。” “但缺点也很明显。” 谢建林闻言,就知道话里有话。 以前老总提起魏修,翻着花的夸。 今天破天荒的说他有缺点。 很不正常。 “怎么说?魏修惹您生气了?” “他惹我生气不是一天两天了。” 林枭摆摆手。 “最近下面对他的反应有些大。” 林枭从左边抽屉里掏出一沓文件扔在桌面上。 谢建林拿起来看了看。 大多数都是来自航天系统的文件。 而且文件里的措辞都比较严厉。 林枭解释道。 “最近魏修在搞航天系统的事情。” “但系统内部,对他怨言颇多。” “主要矛盾都集中在魏修不按套路出牌。” “把太空军的一个主要项目交给了民营企业。” “一些人看着不舒服了,觉得这样不是很稳妥,跑我这里来投诉。” 谢建林第一次听说这个事儿,显得很惊讶:“航天系统???” 林枭也有些意外:“你不知道?” “我不知道啊。” 林枭:“魏修搞轨道这么大的事情没跟你说过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