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走吧。” 马车粼粼向北而去,没多久就到了蒲家的炼钢厂。 为了方便控制,威尔斯不允许蒲家的钢厂开在郊区,反而在城区给他们批了土地建厂,距离白金汉宫不过三个街区的距离。 下车之后,站在厂房大门口,苏谨就能遥遥看到白金汉宫的身影。 “等着吧”,他的嘴角微微扬起:“下次再来伦敦,我非得把你那‘宫’字去了不可。” 马三一愣:“白金汉?啥意思?” “少打听,走,找人去。” 苏谨一行的身影刚刚进入厂区,门外墙角蹲着的乞丐露出疑惑的表情:“是他?他怎么会在英国?不不不,一定是我看错了...可是,那也太像了吧?”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“臣闻,军者,国之干将,将者,军之司命,故为将者当怀仁义之心,守公正之德,以保国安民为己任! 今征北大将军,魏国公徐辉祖,身为统军大将却悖逆人道、滥杀俘虏,罪不容诛,臣谨具疏弹劾,以正国法,以慰冤魂!” 一名御史刚刚退下,还没等朱棣说话,又有人排众而出: “陛下,夫战争之道,杀敌为御敌之害,非逞一世之凶,俘虏既已放下武器,便当以人道待之,或遣返、或安置,使其能回归正途,此乃王师之所为,岂能滥杀之?” “臣请,速诏魏国公返京,以国法处置!” “陛下...” 也不知老徐造了什么孽,明明是一场大胜,却被满朝官员弹劾。 朱棣面无表情静静听着,却没有急着表态。 刘观被处置后,如今的督察院由李仕鲁一人管着,右都御史虽然有人兼着,但就是挂了个虚名,人都在外阜办差。 而随着李仕鲁的年岁渐渐老去,对督察员的掌控也愈发力不从心。 今年年初,李仕鲁又上了一次奏疏请求归乡乞骸骨,朱棣最终思虑再三,终于允了。 不过由于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替换,只好让他先兼着。 倒不是偌大的朝堂没人能任此职,而是朱棣有自己的想法。 都察院御史,身负纠察之责,责任重大,掌朝堂地方文武稽查核私,缉不法事。 但朱棣最讨厌的,就是这帮家伙放着地方贪墨不去管,反而天天盯着他。 名为忠谏,实为谏贼! 说白了,就是想靠着骂皇帝名留青史,让人夸一句好风骨! 第(2/3)页